今日特推: 知行合一,境相启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教育 > » 正文

知行合一,境相启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寒假社会实践总结

浏览: 来源:互联网

立足新时代背景,结合环境专业特色,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团总支于2024年寒假独立推出三支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实践支队。不同于暑期“多线并行、各行其道”的实践组织模式,此次环境研团创新性地采用聚焦单个主线、发散专业课题、辅以多元主题的实践组织模式,即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目标主线,依据当前我国相关领域热点与关切问题发散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废水资源化利用探究”“县域生态价值经济转化模式探究”“近零碳园区建设案例及模式剖析”三个实践课题;三支支队各自聚焦相关课题开展专业课题调研,辅以红色教育、校友访谈、基层宣讲、就业引导等多主题实践活动。实践深入探索地方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调研分析当前存在的相关发展瓶颈,为地方提出专业建议、形成“清”年方案,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青年力量。

基层治理绘蓝图,绿水环护浸酒香

为对标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需求,鼓励研究生同学将自身专业所学与地方发展需求相结合,在实践中进一步明晰自身职业规划,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团总支组织“‘清’年行泸州,共绘生态城”实践支队,于1月20日至25日前往四川省泸州市,通过实地调研、校友访谈、见习座谈、红色教育等活动,开展白酒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相关调研,并参与泸州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政策研究,为泸州绿色发展之道建言献策。

四川泸州实践支队合照

支队前往国宝窖池群和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展开调研,学习酿酒工艺,确定“底锅水”和“洗瓶水”两大主要酿酒废水的特点与处理现状,为开展实践课题提供宝贵的工程背景和实地经验;通过对酒谷清源污水处理厂和渔子溪生态公园等项目的实地考察,支队成员将学术理论与实际应用融合贯通,理解如何结合当地特点进行技术应用与转化,深入了解当地在雨水收集、存蓄、净化及利用方面的实际需求,深刻认识海绵城市设施的构成和作用机制;结合地方与实践特色,支队开展了三次党课小组红色教育宣讲活动,并前往红色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号召同学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与两位优秀校友开展访谈活动,帮助同学们提升职业素养、明确职业规划路径。

最终,支队在见习座谈会与工程师深入交流后,产出地方专题调研报告2份,为泸州白酒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与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模式建言献策。泸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支队成员颁发为期两年的“泸州城市同行者”聘书,希望与队员们后续围绕两大专题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交流。

支队于泸州开展红色宣讲、生态调研、校友访谈及课题汇报活动

净流复归,久久为功;护水出川,鸟飞鱼翔。经此实践,支队成员不仅深化了对白酒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认识,还将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结合,针对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提出“清”年方案,深刻体会到实践与创新的重要性。成员们将更笃定地把个人职业生涯选择与国家需求相融合,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分外宜人古钤地,“清”年赋能生态兴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团总支组织“诗‘清’画‘宜’,心向振兴”实践支队于2024年1月22日至31日赴江西分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主题实践活动。

在钤阳湖上游龙须沟,支队成员实地参观水质提升项目设施,深入了解龙须沟水环境历史沿革,并与项目负责人探讨整治情况;通过对城中村人居环境现状和雨污分流情况的调研,成员们切身地感受到了“双创”活动(创文明、创卫生)和雨污分流工作为城中村人居环境带来的巨大改善,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本质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外,支队参观了多个林场和乡村振兴产业基地,见证了“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落实践行,回顾了“百场兴百业,百场带百村”的发展光影;支队走进著名赣湘革命根据地——田心村开展党建活动,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斗伟力;支队坚持“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的宣讲精神,在钤山镇列宁祠和清芬讲坛开展了三场主题宣讲,发挥环境专业特色,讲述“清”年故事,传递思想火种。

支队于分宜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生态调研、城中村人居环境调研及林场现状调研活动

知行合一扎根大美钤地,立足基层彰显“清”年力量。支队成员表示感受到了分宜县通过美生态、兴产业、富百姓等系列政策导向,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之路。在未来,分宜将继续以生态立县为根本遵循,守住绿水青山的环境底色,向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不断迈进;支队成员也定会将自身发展积极融入至基层建设、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之中,与千千万万工作者一道,为增进群众福祉、守护碧水蓝天贡献青春力量。

执此“清”绿,共寻低碳,“环”抱未来

为引导同学们深刻了解“双碳”战略需求,并鼓励同学们发挥专业所长、解决实际问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团总支组织“共寻低碳,‘环’抱未来”实践支队,于2024年2月17日至21日前往广东深圳开展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现场调研、技术研讨及红色教育等实践活动。

广州深圳实践支队合照

支队联合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前往深圳国际低碳城和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两个先进的零碳样本社区开展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低碳园区中绿色建筑、智能交通和清洁能源等多方面低碳措施的实践经验与实际效果;与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和万科公益基金会的相关领导及专家开展深入座谈交流,对“近零碳”社区、零碳公园和企业低碳生产园区等多个低碳场景的建设规划理念、技术应用、运营策略及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经验模式总结,并结合成员自身课题研究背景,为破解制约零碳社区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建言献策;为国内首个《全球百个近零碳排放示范案例》撰写了前两个案例,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有效策略,推动全国甚至全球的低碳城市建设。相关工作获得了深圳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张亚龙院长的高度评价。此外,支队成员坚持党建引领实践活动,开展了多次红色主题理论宣讲与教育学习活动,践行清华学子“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支队于深圳开展课题研究、现场调研及红色活动

在此次实践中,支队成员将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场景,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视野与有力参考。支队成员们表示,作为清华学子的我们有责任对国内发展需求作出响应,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将科研经验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我国的低碳事业发展贡献专业力量,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结语

环行天下,境相启航。寒假期间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增进了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理解,更有效地提升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未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团总支将继续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发挥专业优势,深化实践教育,激励青年学子勇敢承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