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美要造“绝地武士”引Oracle、亚马逊开撕 阿里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要闻 > » 正文

美要造“绝地武士”引Oracle、亚马逊开撕 阿里云悄悄跻身全球“巨头”行列

浏览: 来源:互联网

“绝地武士”计划

去年下半年,美国国防部提出了一项野心勃勃、颇有前瞻性的计划,要将数据、信息、计算全部搬到云上,要在未来10年内,营造1个“全球性、高可用性、弹性、安全、可以从后方无缝延伸到战术前线的云计算、云存储环境”。这项计划名称“联合企业防御基础设施”,英文首字母简称正好是“JEDI”,也就是《星球大战》中绝地武士的英文。有趣的是,冷战期间,美国的高科技武器计划,正好也叫“星球大战计划”,2项高科技研究似乎颇有渊源。

在近1年多的时间里,这项计划激起了不少风波。或许不少人记得,今年年中,谷歌内部曾出现过大规模员工抗议,反对公司违背公司“不作恶”(Do not be evil)的原则,和国防部合作研发杀人技术,说的就是这项计划。文章开头提到的诉讼,是这项计划引发的另一场风波。

从计划一开始,就有传言称,国防部可能只会选1个项目承包商,也就是“赢者通吃”。今年4月国防部证实这一传言后,美国云计算行业顿时炸了锅,因为这个条件毫无疑问偏向于行业最强者,而且,其中的利益不仅仅是100亿美元收入,如果中标厂商拿到了DARPA的一些黑科技,行业的技术差距可能就此拉开,难以追赶。

因此,全球第2大软件公司、美国云计算头部玩家之一的甲骨文近几个月一直在抱怨,称这份合同就是为亚马逊量身定做的。他们早在8月就曾向美国政府问责局(GAO) 提出申诉,称国防部为如此大单寻求单一供应商,是违反联邦采购法的。美国政府问责局上月驳回了甲骨文的诉求,但这并没有阻止甲骨文的行动。在国防部选定亚马逊的AWS作为供应商后,他们于本月初再向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提起诉讼。

作为利益相关方,AWS自然也要出面,据TechCrunch周一报道,AWS已经加入被告方,将和国防部联合辩护,目前,事件已经演变成了AWS和甲骨文2大云计算厂商的撕逼。都是技术商,除了法律问题以外,谁的技术更好,想必也是在庭上争辩的重要内容。那么,到底谁的技术更好呢?

下图是数据商Gartner发布的“2018年云基础设施魔力象限”,将所有厂商分成4大块,分别是左上方的“挑战者”、右上方的“领导者”、左下方的“特定领域玩家”和右下方的“远见者”,在象限中,越靠上则现实服务能力越强,越靠右则远期规划越完善。可以看出,AWS和微软是云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军者,而甲骨文目前仍处于“特定领域玩家”的位置。

(图片来源于Gartner)

所以,国防部的最佳选择无非是微软或亚马逊,不巧的是,微软内部也曾爆发员工抗议活动,理由和谷歌一样。另外有小道消息称,亚马逊同样有员工反对和国防部合作,不过贝索斯向来独裁,员工的意见并不能造成什么干扰。看到这里,基本上可以确定,如果要建设先进前全面的云平台,亚马逊是唯一选择。

不过,小编还是好奇,都是云服务厂商,到底是哪些方面的差距,使其行业地位差了那么多?

AWS和甲骨文

首先看看AWS。作为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导者,他们从2006年进入云服务市场后发展迅速。AWS收入175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43%,数以百万计公司的选择,使得在某些场景下,AWS就是云市场的代名词。

AWS旨在为所有厂商、所有场景提供全面、无缝的解决方案,它既提供IaaS功能,又提供PaaS功能。IaaS意为“基础设施即服务”,即你买他的服务,他给你备好全套基础设施;PaaS意为“平台即服务”,你买他的服务,他提供全套平台;另外还有SaaS,就是“软件即服务”,大体意思也是类似。

AWS的关键优势包括:

产品组合多样且不断丰富,在提高功能性和性能的同时,这家供应商非常强调产品组合的集成和管理;

能力强大。当你无法自己利用产品时,AWS能提供市场上最丰富的解决方案;

软件部署、迁移和管理方便。AWS拥有庞大的咨询合作商和独立软件供应商生态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预集成的SaaS解决方案、有保障的技术支持和认证;

解决方案安全性和兼容性高;

通晓多种语言。AWS在世界各地均运营着业务,因此,他们具备多语言的技术支持能力;

数据中心分布广泛。AWS将数据中心拆分,分散部署在全球各地,降低了单一事件造成风险几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服务本地化水平;

即用即付。AWS允许客户在发展过程中,将前期投资和布局支出最小化,同时消除了购买多余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AWS的关键劣势包括:

应用门槛较高。用户能够使用AWS丰富多样的高级功能,前提是具备足够多的专业知识来实现和支持它们。此外,它还要求企业了解服务的更新。有时候,就连AWS的合作伙伴也搞不清最新服务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更不用说托管服务提供商;

更新和升级缺乏提醒。AWS过去常常在普通用户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更新其服务,这也是造成上一个问题的原因;

与开源社区合作不足。AWS提供了越来越多开源解决方案,但却没有为开源社区提供足够的支持,直到最近才有所转变;

价格高昂。在优势中,我们说过,AWS的定价方案更加合理,但这只能说更加灵活,实际上价格不低。如果要满足所有特定需求,还是要花费大量的成本;

数据库兼容性有限。亚马逊的Aurora、Redshift和DynamoDB只与AWS兼容。

再来看看甲骨文这边。作为新来者,甲骨文的用户群和市场份额都远远比不上AWS,不过,他们在一些细分领域也有独到之处,比如他们的公共IaaS产品,以及宣称“领先亚马逊20年”的数据库技术。具体的一些优点如下:

技术堆栈集成。他们科技将应用程序、中间件和数据库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交付,而非集成第三方服务,从而简化了与云相关的业务流程。因此,客户不需要采用其他供应商的解决方案;

技术先进。甲骨文的云计算基于尖端技术,尤其是在大容量应用程序方面。不过,竞争对手很可能很快就会缩小差距;

架构超大。甲骨文拥有1个高弹性的复杂基础设施系统,因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以随意扩展其IT前景,这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关注特定需求。不同于大多数供应商只提供通用服务,满足特定需求是甲骨文特色之一。

甲骨文的关键劣势如下:

产品组合范围太窄。尽管他们宣称可以提供开箱即用的所有服务和产品,但该产品仅包含基本的解决方案,甚至不足以满足某些领域最低限度的服务需求;

企业级客户支持差。并非所有托管服务提供商都使用Oracle Call接口,这可能会导致潜在客户望而却步;

采用高压销售政策,比如在客户使用其他厂商服务,他们会提高认证价格;

基本没有低端服务。

总体而言,在支付模式、业务范围、云设施、客户支持上,AWS全都领先甲骨文,技术上2家各有领先,但是AWS更全面,且收费模式更灵活。另外,在搜集2家公司资料的同时,小编也凑巧看到了关于2018年各大云计算厂商发展状况的资料,在这里一并奉上。

2018年云计算市场巨头

今年全球云市场的特征可以总结成:AWS、谷歌、IBM和微软依旧火热,甲骨文和阿里巴巴发力追赶。同时,随着云计算市场的成熟,产品、金融和定价的披露和透明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外界也有了通过数据了解这个市场的可能。

下表上各家巨头在公有云市场的营收状况,可见,以最新财季营收预估的年营收看,微软以212亿营收排在第1,这里统计的是包括Azure在内的所有商业云收入;排在之后的是AWS,年营收预计达204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2017年的营业收入全部来自AWS;之后是IBM、Oracle和谷歌。

(图片来源于ZDnet)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并未入榜的阿里巴巴,这次也可以和国际巨头相提并论。有趣的是,阿里巴巴立足于庞大的电商业务,近年来快速开拓新业务领域,并押注于人工智能,看起来和亚马逊非常相似,因此也有人把阿里云叫做中国的AWS。

【来源:前瞻网】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