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中国文物“诗、书、画”的经典传承与 “人事齐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文化 > » 正文

中国文物“诗、书、画”的经典传承与 “人事齐做”的思想美德

浏览: 来源:互联网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又见证了历史。也深刻影响着当代和未来。我国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雕塑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要利用好文物和博物馆这个宝库,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上古史文化元素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当然除了国史,首当其推上古之文化史,可为最经典的文化元素,并传承至今。让更多的人去喜爱,即文化艺术中“诗、书、画”,然“诗、书、画”之文化元素的历史是很少涉足并未深入学习研究。

  回顾我们的过去,是劳动人民创造并丰富了历史,是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艺术史!是劳动人民用最原始的文字和书画:

  然而何为文化?古有“文化者,文治教化。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晋束广微(皙)《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今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进而,何为历史长河中,最原始的、最具代表性的、最经典的文化历史之始祖文化元素呢?在我们华夏民族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绝对不容忽视、不能忽略、不能忘记的重大历史课题!究竟何种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代表世界和时代不可或缺的原始文化符号和元素呢?

  我认为:

  第一是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诗”史

  第二是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书法”史

  第三是华夏民族美轮美奂的“国画”史

  而诗的文化可以说是:在世界上没有任何文字和文学体载之前就有了我们民族的“诗文化!”

  曾忆我们始祖,在还没有文字之前,过着群聚劳动的过程中,劳动人民为了缓解、劳动带来的疲劳和痛苦!时常歌之、舞之、蹈之,见《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后来发现歌声之美妙即原始古老的诗句,朗朗上口既解除疲劳,又又能抒发情感。为了把它记录下来,才想到了创造文字---即从来有间断的一中国汉字!因此就有了最简单的记事方法:即开始的结绳记事;到画符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传伏羲造字:包括河图、洛书;仓颉造字;陶文;以及半坡记号;大坟口的绘画文字:包括图腾还有陶器上之图腾,到龙骨上之文字,到中国第一部甲骨文著作。慢慢地画符不足之局限就出现了,智慧的劳动人民所创造出的中国汉字,渐而由象形文字产生两脉:

  一脉是传至几千年的没有间断之中国汉字和传至今天由中国抽象的汉字形成的中国书法;

  另一脉即由象形汉字延生岀之岩画,即传至今天之中国画之雏形。

  中国“诗、书、画”则约定形成!由此“上古文化元素”约定俗成便应运而生:

  中国诗歌有史以来,传统的国学文化从诗中看出:除了《诗经》、诸子百家,其民族魂之国学、诗词书画国粹文化艺术之传承以外,诗乃世界上最早之文学体裁;书法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之文字艺术化;同时更是最富有生命力之艺术!象形文字之出现,使中国国画应运而生,而抽象之汉字以及书法艺术一直延续至今,亦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之文字!从而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抽象汉字和中国书法艺术,以及现代久经不衰的中国画艺术……而中国之诗、书、画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然而任何历史亦难能离开最原始的文化文脉的积淀与文化内涵的支撑,就是我们华夏民族最古老,最原始的上古文化元素,诗、书、画史。没有文化的民族,其历史是苍白的;没有文字的民族谈何历史,更谈何存在!请问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之文字像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如此之悠久?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和民族之文字从未间断?又有哪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媲美?

  “人之生命必以食为先!乃人之生存本能之生命,食者为其必须品!故称为人天与人地。《旧唐书.音乐志.四三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者以食为天”。唐人为避李世民(太宗)之讳,改“民”为“人”。“继而可云:“人事”、“人文”、“人道”及其“人品”与“人文”所体现的“人文礼教文化”,《易贲》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孕育了天地万事、万物人类大众中的“人品”、以及“杰出人才”,才有人世间“人与物”与“人与事”。

  如今人类已经跨入了一个科技发达的21世纪时期,我们中国的5000年历史文化长河像是一条长长的巨龙也传承到了这个时代,在这新时代中,我们14亿人民共同完成“中国梦”提出了“文化兴国、文化强民、文化自信......”的新战略后,又在这次两会期间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同时在发言中不断出现做事做人的行为准则的新名词“人事齐做”。“人事齐做”其义是,既要做人,又要做事,做人要做好人,做事要做好事。在做事中展示其人品、人格,在做人中彰显其事业正义和伟大。

  就在去年(2020年12月)在上海巅峰之楼(上海中心)37层的珐琅厅举办过一场“善藏精准扶贫慈善拍卖会”,拍卖会中展示了罕见的当今中国的民藏界的一副经典传承“古代巨幅书法作品”,它是一副在中国晚唐五代时期的大书法家杨凝式之款,用朱墨行草沐手恭书了近20米之长、3339字之巨的《贤护经》麻绢长卷,整卷书法气势磅礴、造妙入神、行云如水、一气呵成。从中看到了天下第二行书和中国书法之经典、最原始之书法大家创作初衷的精神、思想、灵魂和生存几千年艺术生命之再现。经过多位权威专家及司法中心科学鉴定为真迹。从艺术角度说这副巨作代表着中国传统书法的之最,它已经具有足以能震撼当代的中国书法界、艺术界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这是真正传统书法艺术传世精品中之鸿篇巨製,是每个中华炎黄子孙都可为之而骄傲和自信的。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次活动不仅在展示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精粹之伟大,同时它通过慈善拍卖形式为中国“精准扶贫”事业做出了实际贡献,正符合了“人事齐做”的做事原则。其实,文化不仅是展示其华丽之表,更是教会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摸索着如何做人。人类最高境界的表达方式就是文字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人事齐做”,既是对这幅旷世之作“五代杨凝式心草巨作《贤护经》”的艺术藏品进行的深刻诠释和画龙点睛,又点化了汉字书画艺术之真正神韵,及内核价值观之活化,更是点亮了14亿中国人民走向文明心灵之明灯!“人事齐做”既遒劲、凝重,又随意大方,使平凡又伟大的哲学思想进一步升华,彰显出传统的、深刻的、富有文化内涵的道德理念,诠释着中华五千年来从未断层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遗产,也是华夏民族5000年来积累的真正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结晶和智慧文明!智慧文明的根本是人类对天道合一之“道”更深一层天地人和的逐步完善与深刻理解,是对宇宙乾坤规律和人类生存法则的真正参悟。简单四字含意深刻,体现出对纯朴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热爱,“做人做事”最根本道理的体现!所创造出伟大的、传至今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理念的诠释。不难看出五代杨凝式当时手抄此经之时代内涵,却与“人事齐做”的深刻思想理念确有"不约而同"之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民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从这里不难看出当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博大胸怀,以及平日所提倡的为人处世要做事先做人,和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必须挖掘、弘扬、继承、发展、创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回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去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哪一种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哪一种文化绵延不绝、气势磅礴?这就是中国创造、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000多年前晚唐五代时期的大书法家杨凝式在巨幅《贤护经》长卷中完美地在传承着中国书法文化的精髓,1000多年后“人事齐做”更是一语点亮了中国5000年文化深处之灵魂,真正让老祖宗传承的文化精粹都“活”了起来,我们迫切需要这种活文化绵延不绝的经典传承和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的激励,这种才是文化真正的气势磅礴!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哪么究竟学何史才能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特有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为什么我们在“三个自信”之外还需要“文化自信”?因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行改进、内生演化的结果”;更因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诗者,何为“诗以言志”?书画者,何为“书为心声、言为心画”?当愿中国传统文化,国学、诗学、词学、翰墨丹青之道也,“只研朱墨续心声”!以歌颂、传承华夏当代最伟大之史诗,创造更经典、代表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为己任,以毕生精力继承、发展、弘扬、创新中华民族国粹艺术为己任的爱国之心!由此引发余有成十几卷为《负闲杂艺》。然余之“负闭”始终以“不闲”而面对自我,努力实现、践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对5000年中华文明的自信,就是5000年文化正能量传递的自信,就是实现14亿人走向成功的自信,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我们完成“中国梦”伟大目标的自信,带领我们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中崛起,并得到高度尊重的自信。我们有悠久历史长河的孕育之贵,亦有上下5000年不断层文化之传承,更有儒、释、道、传统文明核心之所悟,欣赏艺术不仅感悟形式之“美”,更是观其内涵与背后之“道”,即做事先做人,“人事齐做”就是我们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美德自信之“大道",就是我们在传统文化中悟出人生之真谛!就是我们振兴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己任之担当!去不懈的努力、追求和奋斗!

  作者后记:

  余平生无他笃好,惟诗词书画有痂嗜之焉耳。目之所触、心略所悟、笔以随札集此,以示平生所嗜:国学(诸子百家)、历代诗词、翰墨丹青,有成拙作,岂敢与古今相角胜,要以寄我之微、当有抛砖引玉尚云尔。予盖为数言而为之,聊以自娱之随笔,以奉同道、专家,乞赐教!亦且为余之幸矣!刘少英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